前代风骚欣继绪,皖中又出一山人

清代乾嘉年间,吾皖出了一位碑学大师,这就是举世公认的大书法家邓石如。二百多年后的今天,八皖书坛又如何呢?请看诗人刘夜烽先生对原中国书协理事、安徽省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葛介屏先生的赞语“诗歌书画开新面, 金石文章掷有声。前代风骚欣继绪, 皖中又出一山人”。

这四句诗并非溢美之词,更不是夸张之说,它极为准确地概括了葛氏性格特点、生活作风和诗书印艺术水平,介屏先生完全有资格为“皖中又出一山人”。

(局部 第二排左起第七位为葛介屏先生)

 

葛介屏(1912-1999), 安徽省合肥市人。是当代著名书画家、金石篆刻家、诗词学家和文物书画鉴定家,早年经张叶青、刘启琳、张琴襄指授,寝馈于殷墟甲骨、西周钟鼎和秦汉以来各种碑碣,后入安徽省博物馆从事文物鉴定工作,对梁闻山、邓石如、包世臣诸家书法领悟尤深。善四体,尤擅篆、隶,所作质朴苍劲,严谨端庄,且能从古朴中见妩媚,从骨力中见秀丽,风貌别具。篆刻则溯源于秦汉,又取浙、皖两派之长。

葛介屏先生书工四体,尤精篆隶,生平最服膺邓石如先生,七十年含辛茹苦,孜孜以求,力攀完白高峰。其篆书上溯两周三代金石文字及殷甲骨,隶书遍临汉代诸碑和北魏碑版。他是我国当代仅有的几位写篆隶高手之一。上世纪六十年代,古文字学家、中山大学教授商承祚先生来肥考察,面晤葛先生并看到他写的钟鼎文字,赞不绝口,连声说:“国手第一!国手第一!”商教授又将葛先生的作品带回广东与容庚教授观赏,容教授以不识葛先生为憾。一九八四年十月,河南安阳举办“安阳殷墟笔会”,向全国名家征集篆文书作,葛先生出示大篆一幅,使观者莫不赞叹。一九九二年冬,赵朴初先生亲笔致书葛先生,约请他为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一百周年书写一副毛主席诗词为内容的书法作品。赵氏相约,吾皖即葛先生一人。

(赵朴初赠与葛介屏)

(沙孟海赠与葛介屏)

(刘夜烽赠与葛介屏)

名师亲授,直接师承,使他直入邓派碑学堂奥。其间,他初以《颜勤礼碑》为蓝本,继而上溯魏晋,遍临北碑,尤以北魏《郑文公碑》、《张玄墓志》和隋之《龙藏寺碑》用功最深,奠定了楷书规模。他小楷取法《乐毅论》、《黄庭经》、《洛神赋十三行》和《灵飞经》,风格典雅,灵动飘逸,成就了其艺术人生的第一块基石。然而,就在他意气风发、书名大播之际,抗战军兴,葛介屏毅然弃笔从戎,奔赴大别山区参加抗日活动。他曾在诗中这样写到:“辞别高堂去,男儿事远征,请缨摅壮志,抟直计鹏程”。

(铭文 1986年)

(塔影横江 自作诗 1982年)

(四体书 之一 楷体)

(四体书 之一 行草)

(李白下江陵绝句 1975年)

 

(为省金融系统书画展题词)

(在省军区春节联谊会上)

(八十寿诞书画回顾展)

(书画艺术研讨会上)

葛介屏的书画朋友圈

人们常说,经历也是一种财富。葛介屏先生在经历战乱与挫折之后,更加坚定地迈向艺术人生。工作的需要,使他频繁往来于皖沪宁之间。以文会友,使他有机会结识当代文化界大批精英,并建立了友谊,例如安徽近代中国画坛的杰出代表萧龙士、孔小瑜、懒悟、申茂之、光元鲲、童雪鸿、王石岑、徐子鹤等20世纪安徽美术界的奠基人,被后人尊称为“安徽八老”。

萧龙士

(1889—1990),字品一。名翰轩,原徐州肖县人。生前为安徽省文史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美协名誉主席、安徽书画院名誉院长。

 

(兰草)

孔小瑜

(1899-1984),原名宪英,生于慈溪庄桥孔家村。他一生以画为乐,初在沪上活动,后赴香港,1951年毅然北返,参加内地建设;1955年后,应邀赴安徽艺术学校执教,兼任安徽画院副院长,并被选为安徽省人大代表。小瑜先生在六十余年的绘画生涯中,以博古、花鸟画饮誉艺坛,弟子满门。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小瑜先生既弘扬了传统水墨画的渲染效果,又吸收了西洋明暗画法的新技巧,使所写青铜鼎彝、秦砖汉瓦、竹木博古架,更富有立体感。

(梅兰竹菊  与徐子鹤 、萧龙士、葛介屏合作)

徐子鹤

(1916-1999)名翼,江苏苏州人。20岁留学日本,曾任苏州美术专科学校教授、安徽省博物馆主管古书画鉴定、安徽省书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是我国著名的山水花鸟画家、鉴定家。

(山水画)

(山水画)

届时“先生与先生们”——葛介屏与他的书画朋友圈展览将在时代美术馆倾情呈现

开幕时间

2018年4月21日(星期六)下午15:00

作品展期

2018年4月21日至2018年5月4日

展览地点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黄山路599号时代数码港2楼时代美术馆

主办单位

安徽出版集团

承办单位

安徽时代艺品文化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省画廊协会

协办单位

合肥市美术家协会

卓克艺术网

安徽省东北商会

安徽省工商业企业家艺术家联谊会

安徽省画廊协会所属各画廊

     欢迎前来观展!